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关维兴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读人物水彩大师——关维兴

2020-08-06 11:48:05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毓修 
A-A+

  缘起

  学生时期就常爱泡在亚典书店里,有时纯粹是心灵氛围的沉浸;当然还时有寻得宝典的喜悦。不同艺术风貌琳琅满目;各地创作者的辛苦结晶,常也填补不少爱艺人的心灵空间。就这样:喜欢的、佩服的、认同的、感动的、懂得的画册便逐一收藏,有时连何年何月购得?好像都记不得了。总是在心血来潮时把书柜打开,一本本的惊喜与悸动,就在指尖的翻落中涌现。

aaS4xk7EfObEN9pj9gbZWS88CCemhGkPzEkCwDd4.jpg

拿葡萄的小女孩

  认识关维兴老师,是在06年『风生水起』的水彩示范会上。当时的我是个国中美术老师;十多年的教学生涯,不曾好好创作,更别说是提笔画画了。对于水彩这门艺术的了解更是陌生。只知道这次示范会上:有多位大陆水彩界的顶尖名家参与,各有所长、实属难得。而选择了关老师的人物示范,原因无他:从小就爱画人,对人物的喜好与感动也较多;因此很努力地窝在关老师的左前方,认真欣赏与学习。当然,对于一个没在画水彩的人来说,这场示范只能见到粗略的表相;而神乎其技的水彩技法,总还是半知半解、无法深入。不过,这么一位水彩大师亲和幽默的风范,却让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  课间休息时,看到关老师在走廊透透气,也不知那来的勇气,竟自行向前问候。也许是紧张吧!只简简单单自我介绍后,就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地结束了这难能可贵的照面。刻板印象中:艺术家总有股带点距离的高贵气息;特别是成就越大者,更会让人自设门闾、不敢窥伺。然而关老师谦和的举止,大大打破这既有的观点,直觉像是自己的父执长辈那般亲切。可惜的是:整个活动结束后,都没能再有请益的机会,深感遗憾!

  机缘

  08年,在洪东标理事长的鼓励下,正式加入亚太水彩艺术协会。在诸多水彩大师与先进们的指导下,开始了我水彩绘画的起程。从门外汉一头栽进这专业的领域,除了努力别无他法;藉由参与协会的活动来向前辈们讨教和学习,更觉收获满溢。然而在自我探索与磨练中,对于人物主题的作品仍情有独钟;只是水彩人物这超高门槛的技法,实难掌控、令人闻之却步。无意间在整理画册时,书柜内层角落下,堆压着一本尺寸略长于他本的画册。想想:应是多年未曾翻阅,索性就看看吧!随手用力一抽,还来不及拍掉书角上的灰尘,便被封面水彩作品『拿葡萄的小女孩』给震慑……浅恬微扬的嘴角与稚嫩的粉颊烘托着慧黠的双眼;一股边疆风情跃然纸上。让人眼光不得不在那迷人的笔韵间游移、赞叹!

apOqvJuAY7MB81loZAyegAkDsppmVDDuj7SjdRap.jpg

拿葡萄的小女孩(局部)

  “怎么有这本画册!”一时间那如获至宝的雀跃……久久无法平复;多年后仍感兴奋莫名。原来是关维兴老师示范的教学册页:有步骤与阶段图示,对于苦无入门的新手来说,无疑是最棒的指南。从此,每每阅读关老师的画册,便有不同层次的体会和领悟;越是以技法层面分析就越觉得遥远。着实让人又爱又敬呀!这不得不让我产生更崇高的偶像情结。其实,同样是艺术创作者,有偶像崇拜可能无形中会引导成相同路数与风格;不过话又说回来:若能从大师的作品中习得一招半式,便也值得不是吗!

  09年底,协会在中正***策划的大型展览『两岸水彩名家交流展』,在一波三折的情况下:关老师终于在一月下旬顺利抵台。原本规划参与的开幕、研讨、写生等活动都已延宕;心情不免低落。而洪理事长的一通电话却让我喜忧参半:关老师与师母台北的行程,希望有人支援。心想:可以如此近距离贴近大师的机会,怎能错失?当然满口答应;但又深怕招待不周,坏了协会名声……只得战战兢兢。

  读人

  到了约见那天,可能怕误事所以特别早到。没想到初见面时,关老师满脸笑意开口便说:「我对你有印象!」这句话不仅化解了我的紧张,更直剌剌攻占满是错愕的脸庞。四年前的片面之缘,竟仍留有印象。以一位画务繁忙的70岁老爷子来说:见人识人的能力也太了得了吧!这初次领略到的阅人功夫,当真令人佩服。在微凉的晨风中,心不免都暖了起来。接着关老师以略带不好意思的口吻,表示不知是否会麻烦?虽说得客套,但谦和诚挚的神情令人深感窝心。孰不知这初见面的三两句寒暄,竟令才当地陪的我,完全没了矜持、更少了隔阂。简直就像自家长辈般,让我热情得快失了分寸。

uBBfxH3xwTb0Bvz2CynC5BqjqCnWalX1L7Gacx5a.jpg

关老师与师母

  其实这次有幸能邀请到关老师来台交流参访,关师母功不可没。因为信仰的关系,一直有来台拜访佛教界几位得道师父的心愿。在多次申办手续受挫时,仍不厌其烦直到成行到来。因此在台的行程除了几处热门景点外,其余多是寺院参访、礼佛和拜见师父。师母茹素多年,餐食自然要求素简;而老师亦食之有味,还频频赞许,令人心宽不少;足见老师随和体贴的特质。还记得第一天地陪结束时,送老师上旅店休息;因相谈甚欢、欲罢不能,便在房中聊了一会儿。随即在房门口道别,没想到进电梯后猛一回头才发现:老师、师母竟然送客送到电梯口来了!这突如其来的举动,当下让我手足无措到不知做何反应?一位善于发掘人性之美的大师,心地柔软、细致到令人动容啊!

  尝想:一位成就非凡的大师,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令人崇敬的高度?是那学都学不来的表现技法?还是那遥不可及的视觉意境?亦或是那无法撼动的理论根基?我想:应是一份高层次的专业能力,包装下的内在修为所体现出来的“包容”。那是人性的至美——『善』。人心有善自能体会:平凡老农对土地的勤与情是美!人心有善自会察觉:渔人在阳光下闪耀的肤色与笑颜好美!人心有善自被感动于孕育他成长的那份乡情最美!人心有善自会悸动于童稚无比纯真的眼神有多美!人心有善自然敏锐地接收:来自这片大地所给予的创作泉源(看似平凡却情真意切),因此动人。这是属于关老师的天份,只能阅读但无从临摹。

K1VDhK1GFqhvl8NwTu2kgmqwcqTscCudzqRnZ7AP.jpg

北老农

vrrfmvOHhU49hkel6CW6w20lKhqx2m6DIfoRrmRQ.jpg

夕阳中的渔民

AGfnEAlSY2eoivJ9x9cF7GMcFBsYjYDwZ7MbYf4D.jpg

乡情

xEVHsHQkIIYNrHYIQwAMLtRUFtx3GEeKdwucgmnf.jpg

司机的儿子

  阅图

  初看关老师的图:气韵生动、浑然天成。惊叹于水彩能在如此简速的时间内完成,仍能厚、薄、虚、实并重,实在难得!经老师说明之后才知道其实不然。每个阶段,老师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审视画面中的水份灵动与笔韵气势。哪边因势保留、哪里需再洗染叠加;如此反覆耕耘,方能有近似一气呵成的佳品。因为水和彩的撞击与融合是充满变数以及不可预测的;所以作品的精彩与否,便也在这一点一滴的推敲琢磨中应运而成。这么严谨的态度,着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:水彩作品中淋漓的湿与偶发的巧;虚实中看似轻松的笔触和不经意的飞白,都了然于胸、细心去经营出来,又不觉造作。这恐怕并非全赖高超的描绘技巧就能有所成就吧?

  关老师也常在言谈间和文章中,对于外界所给予的赞扬跟头衔,都平常心以对。他常谦虚的表示:水彩难就难在“水”这媒介是不受控制的。你要它往东,它并不会乖乖就范;但也因为如此,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。对于一位水彩深耕多年的大师,仍不断努力追求更精准的控制力度;实在令人感佩。尽管如此,精妙的水彩技法,一向不是关老师引以为傲的面向;反而是一种高艺术形象所展现出的画境,才是关老师多加着墨与深究的课题。

P6lQ1bbTmWBJuNcb4YAXcDjvZPRwdEXXX5wNpzqH.jpg

亮相

zkpyo4VQPM5mq5rCJb6dHIbQoBOvT1APj2EAz2nv.jpg

花脸

4y62P4LazGu8DSuDN9mdAZNfvpg7HWGC6NnANKCe.jpg

非洲太阳

cCVfPkDCpz6I9uYbxNRd1bxO5vfz4U09lCqaZIJp.jpg

苗女

  独到

  不同土地滋养出不同的人文面貌,这是一种独特。如何精准的去捕捉?光靠敏锐的观察力是不够的;是否还有着一份柔软的认同感。这份同质心的认同,常源自于画家本身的成长环境。关老师从小就在浓郁的乡情中浸育,自然会想展现人性至美的光辉;即使不同族性、文化迥异。他都能以情为本、无碍地悠游其间,去感受并找出在地的人与人、人和土地间的情感脐带。那是份实实在在的创作题材,虽味淡却芬芳迷人。而这种看似以人物肖像为本,但体现出来的人文风貌确是有其深度与广度。

z6LOzp6n0KonYXFZrewI5EsMNMhuZBfjhXNpV41i.jpg

润土故乡人

  在欣赏作品“润土故乡人”时特别有感受;虽不曾拜读鲁迅的文章,却能感受到滋润这块土地的人们,努力地在故乡的每个角落活着;那里是一个可供心灵依归的地方。画中一双凝结了时空的眼神……遥望远方,锁住如浮云掠过般的沧桑,也弥漫着饱尝风霜后的愁绪。轻咬着烟的嘴角,似乎也承载了生命历练中的老成与矜持。人的形貌具体鲜明;牵引出来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,却勾人心绪、久久不散……这等表现力与感染力竟如此的深刻动人。我想这就是关老师独有的人文艺术形象语汇吧!也因此,关老师的作品不管到哪个国家展出,都能备受当地肯定与推崇。

  其实和关老师相处的几天,可能因为协会的几位同仁诚挚的态度,让老师卸了心防、顽皮起来。偶尔会开开玩笑逗逗大家;而灿烂的笑容总不吝惜地回应给我们。尝想:一位创作者若能像关老师一样,凡事保有童稚般纯真的心灵,先天上自然会拥有洞悉万物的观察力;当然后天的努力与自我提升更是不遗余力。

IRdyJpT5OFZt1ab3cR2iIbuIjKdUyCXNOTHOY28S.jpg

AXW5YDLXoABL4XiFY1ld8SaTxdwGtcwH6XEKXDAo.jpg

BMF7Szql8Wea2Da89Jo3aJIB4b0SpSl7kUZq00xL.jpg

可爱的关老爷子

  省思

  常听到有人在讨论:大陆画家们的技巧性非常高;其实台湾的创作者也不乏技艺高超之人。只是著重的面向不同,基本功的养成和实践度亦不相同;这当中就属对“基本功”这门功夫的认知上有所差异。台湾一般习画学子认为:基本功乃是协助初学者入门之用,对于已经从事创作领域的人来说,并不那么需要实践;认为对于高技巧性的技法琢磨,才是开拓一方领域的终极目标。反观在两位水彩大师关维兴和陶世虎的学术交流间体会到:基本功应是一作品成败的关键。它是画家创作的基本骨干架构,不管技法门路如何精妙,贯彻如一的基本概念从不闪失、而且更加强化。甚至可从他们的大作中领略到:基本功夫在画面当中的灵魂角色。这可能是台湾美术养成教育的盲点,因为新世代的多元面向与学生的学习态度,直接影响到教授者的质量取向。老师的难处在于:若要迎合时代、讨好学生,自然无法贯彻基础能力的落实;因此教学中多在鼓励实践自我与渲泄情感为重。当激化到感性的极致面时,当然不会太在意具象式的理论基调。学生学成后参与教学,本身在思想层面有所偏颇、能力与观念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;如何有系统的指导后进?这是值得深思与探讨的。

  结语

  在两位水彩大师访台期间,我感触良多:虽深深被他们精湛的作品给慑服,也感动于他们无私地演示教导。可是对我而言,画龄与画历太浅,体会与观察到的尚是皮毛;甚至解读不深、无法全然领会。毕竟他们几十年的绘画功力与生命厚度所体现出的艺术层面,并非在一朝一夕间就能参透;因此只能以一位读者的心态,把自身的感受表达清楚而已。总希望能为这难得的交流机会留下点什么?当然更希望日后积累自我水平之后,能再次拜会诸多大师、好好请益。

  很多人在欣赏关老师的作品时,都会感受到画面的构成很简洁,并无庞杂的背景呼应,为何依然精彩动人!当然天份与聪颖自不在话下。单单选材时态度就非常严谨,当构思完整之后便依序过滤、精粹出此画的灵魂所在。他曾表示:如果眼神能把你想表达的话说得明白,其实无需再以枝微末节之物来突显主题才是。这就是关老师画面的气度:有自信而不施予观者压力,但力道一点儿都不轻。让人在优雅的水韵间,扎扎实实地在你心头上给了一记闷拳!强度感受因人而异:有的震撼动容、有的心有戚戚、更有人泪流满腮……这已不是任何外在胁迫所致,更不因学识多寡而异。这也就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,千百年来不变的本质……用『心』!关老师做到了……70岁仍不懈怠!我们呢?

毓修 2010.6月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关维兴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